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廣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廣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為規范我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根據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印發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土壤〔2018〕143號)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 水利部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銀保監會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4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制定了《廣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現印發你們,請貫徹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2020年10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廣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我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保障設施的正常運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及其監督管理。
本辦法所稱農村生活污水,是指城鎮建成區以外的農村(行政村、自然村)居民生活活動中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沖廁、洗滌、洗浴和廚房等排水。
本辦法所稱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是指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集中式和分散式設施(含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系統)。
第三條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堅持“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屬地為主、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原則。
第二章?職責分工
第四條 縣級人民政府作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的責任主體,應明確鄉鎮人民政府或有關主管部門作為運維管理主體(運維主管部門),承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具體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職能部門、鄉鎮、村(居)民委員會、農戶、運行維護單位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
第五條 運維主管部門按照本辦法和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日常管理工作。運維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經合法登記注冊且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承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具體工作。
第六條 自治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全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的指導監督工作,并制修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設區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和出水水質進行監督管理。
第七條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發展改革、財政、衛生健康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監督管理相關工作。
第八條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相關工作,對影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和危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行為予以勸阻,并及時向運維主管部門報告。
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的個人應當增強生態文明意識,依照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以及村規民約合理使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權舉報破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行為。
第三章?運行維護
第九條 各縣(市、區)根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模大小、技術工藝、運行維護要求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運行維護單位。
對于需要一定或較高技術管理能力的、采用動力(或微動力)生物處理方式的設施,應當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為運行維護單位。
對于偏遠的、規模小、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維護技術要求不高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可以由鄉鎮人民政府或村(居)民委員會自行運行維護管理,并參照執行本辦法有關規定。
鼓勵采用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運行維護。
第十條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為運行維護單位的,應當簽訂運行維護服務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運行維護服務合同應當載明運行維護范圍、運行維護期限、巡查檢查、清渣清淤、設備檢測維修、出水水質要求等運行維護的具體要求,以及運行維護費用,違約責任等內容。
第十一條運行維護單位應當依照法律、相關規范和運行維護服務合同約定,負責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日常養護、巡查,清理、處置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及時排除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故障,保證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定期向運維主管部門報告運行維護管理工作。
運行維護單位應當在村適當位置公示運維范圍、標準、巡檢時間、工作人員及其聯系電話、責任人監督電話等內容,接受當地村民監督。
第十二條運行維護單位應定期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進行監測,對日處理規模在二十噸以上的,監測頻次每年至少兩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排放標準,運行維護單位不得排放不達標污水。
第十三條對于采用自行運行維護管理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的自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對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巡查,督促村(居)民委員會進行日常維護管理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服務,對具體負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日常運行管護人員開展培訓,提高管護人員的業務水平。
第十四條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引導、督促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房屋污水接入污水設施。組織村民自覺管理院內管網、化糞池,及時清理周邊環境衛生等。
第四章 監督考核
第十五條自治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監督檢查。設區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轄區內各縣(市、區)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情況實施年度考核,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提出期限整改要求,逾期未整改到位的,通報批評或約談相關負責人。
設區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派出機構應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納入日常工作,確保設施正常運行。監督檢查結果作為考核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的依據,檢查結果通報運維主管部門,并報送縣級人民政府。
第十六條 運維主管部門對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為運行維護單位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撥付運行維護經費的重要依據。
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鄉鎮人民政府自行運行維護管理情況進行考核。
第五章 資金保障
第十七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科學測算資金需求,并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長效運行。
第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多元化運行維護資金投入機制,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村級自籌、群眾交費等方式,多方籌措運維資金,逐步構建政府、村集體、村民共同分擔機制。
第十九條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探索建立污水處理受益農戶付費制度,綜合考慮村集體經濟狀況、農戶承受能力、污水處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付費標準。
第二十條縣級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經費的使用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資金。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辦公室?????????? 2020年10月30日印發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廣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為規范我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根據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印發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土壤〔2018〕143號)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 水利部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銀保監會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4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制定了《廣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現印發你們,請貫徹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2020年10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廣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我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保障設施的正常運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及其監督管理。
本辦法所稱農村生活污水,是指城鎮建成區以外的農村(行政村、自然村)居民生活活動中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沖廁、洗滌、洗浴和廚房等排水。
本辦法所稱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是指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集中式和分散式設施(含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系統)。
第三條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堅持“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屬地為主、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原則。
第二章?職責分工
第四條 縣級人民政府作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的責任主體,應明確鄉鎮人民政府或有關主管部門作為運維管理主體(運維主管部門),承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具體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職能部門、鄉鎮、村(居)民委員會、農戶、運行維護單位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
第五條 運維主管部門按照本辦法和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日常管理工作。運維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經合法登記注冊且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承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具體工作。
第六條 自治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全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的指導監督工作,并制修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設區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和出水水質進行監督管理。
第七條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發展改革、財政、衛生健康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監督管理相關工作。
第八條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相關工作,對影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和危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行為予以勸阻,并及時向運維主管部門報告。
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的個人應當增強生態文明意識,依照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以及村規民約合理使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權舉報破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行為。
第三章?運行維護
第九條 各縣(市、區)根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模大小、技術工藝、運行維護要求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運行維護單位。
對于需要一定或較高技術管理能力的、采用動力(或微動力)生物處理方式的設施,應當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為運行維護單位。
對于偏遠的、規模小、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維護技術要求不高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可以由鄉鎮人民政府或村(居)民委員會自行運行維護管理,并參照執行本辦法有關規定。
鼓勵采用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運行維護。
第十條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為運行維護單位的,應當簽訂運行維護服務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運行維護服務合同應當載明運行維護范圍、運行維護期限、巡查檢查、清渣清淤、設備檢測維修、出水水質要求等運行維護的具體要求,以及運行維護費用,違約責任等內容。
第十一條運行維護單位應當依照法律、相關規范和運行維護服務合同約定,負責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日常養護、巡查,清理、處置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及時排除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故障,保證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定期向運維主管部門報告運行維護管理工作。
運行維護單位應當在村適當位置公示運維范圍、標準、巡檢時間、工作人員及其聯系電話、責任人監督電話等內容,接受當地村民監督。
第十二條運行維護單位應定期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進行監測,對日處理規模在二十噸以上的,監測頻次每年至少兩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排放標準,運行維護單位不得排放不達標污水。
第十三條對于采用自行運行維護管理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的自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對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巡查,督促村(居)民委員會進行日常維護管理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服務,對具體負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日常運行管護人員開展培訓,提高管護人員的業務水平。
第十四條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引導、督促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房屋污水接入污水設施。組織村民自覺管理院內管網、化糞池,及時清理周邊環境衛生等。
第四章 監督考核
第十五條自治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監督檢查。設區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轄區內各縣(市、區)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情況實施年度考核,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提出期限整改要求,逾期未整改到位的,通報批評或約談相關負責人。
設區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派出機構應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納入日常工作,確保設施正常運行。監督檢查結果作為考核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的依據,檢查結果通報運維主管部門,并報送縣級人民政府。
第十六條 運維主管部門對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為運行維護單位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撥付運行維護經費的重要依據。
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鄉鎮人民政府自行運行維護管理情況進行考核。
第五章 資金保障
第十七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科學測算資金需求,并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長效運行。
第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多元化運行維護資金投入機制,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村級自籌、群眾交費等方式,多方籌措運維資金,逐步構建政府、村集體、村民共同分擔機制。
第十九條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探索建立污水處理受益農戶付費制度,綜合考慮村集體經濟狀況、農戶承受能力、污水處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付費標準。
第二十條縣級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經費的使用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資金。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辦公室?????????? 2020年10月30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