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中區執法局訊 通訊員鄧湖廣報道)位于環江濱水大道旅游碼頭的“旅游集市”各類特色小吃云集,還有青菜、果蔬、雜糧、醬料、腐竹等農家土特產銷售,是許多市民游客喜歡到此“吃吃吃”、“買買買”的網紅集市。近日,有市民發現集市旁的綠地里時常有人在此潑灑“潲水”,丟棄餐廚垃圾,把附近環境搞得烏煙瘴氣,拉低了網紅集市的“顏值”,于是將情況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
對市民反映的情況,柳州市城中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迅速響應。2月13日上午,城中區綜合執法局市容科的執法人員前往實地了解情況,對旅游集市的衛生情況、環衛設施進行了檢查。
在與集市一路之隔的江邊綠地里,執法人員發現了一處餐廚垃圾的丟棄點。丟棄點的地面滿是黑乎乎的油污,還殘留有粉條、包裝袋等垃圾,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此外,在不遠處停車場的雨水箅子處,也有傾倒餐廚垃圾的痕跡。
在調查中,該集市管理方的一名工作人員解釋說,目前集市里共有80多家經營餐飲的攤點。其中有部分攤點是每天都會開門營業的“常駐業主”,這些攤點產生的垃圾他們請有專人負責收運;還有部分攤點是營業時間隨機的“臨時業主”。“臨時業主”不愿繳納攤位租金,也不服從集市的管理規定,不按要求處置垃圾。管理方進行過勸導,也設置了禁止隨意處置餐廚垃圾的警示牌,但收效甚微。
執法人員結合現場了解的情況,聯系了環江村委和旅游集市管理方的相關人員現場辦公,對集市的環境衛生整改提出了2項意見:首先要求集市管理方加強環境衛生的打掃和餐廚垃圾規范收運的管理;其次,由環江村委立即安排人員對河邊綠地的垃圾丟棄點進行清理,清理干凈后,原地增設專用密閉垃圾桶,方便集市攤主處置餐廚垃圾。
同時,執法人員也一一“拜訪”了集市內的業主們,向他們發放《致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的告知書》《柳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規定》等宣傳資料,并詳細講解餐廚垃圾管理規定中的相關內容,提醒攤主規范處置餐廚垃圾,以保證餐廚垃圾處置無害化、資源化。
當天下午,執法人員前往旅游集市復查發現整改已經落實,江邊綠地里的垃圾被清理干凈,并放置了4個專用的密閉垃圾桶。
(信息員:鄧湖廣 審核:張嘉婧 電話:2830695)
(城中區執法局訊 通訊員鄧湖廣報道)位于環江濱水大道旅游碼頭的“旅游集市”各類特色小吃云集,還有青菜、果蔬、雜糧、醬料、腐竹等農家土特產銷售,是許多市民游客喜歡到此“吃吃吃”、“買買買”的網紅集市。近日,有市民發現集市旁的綠地里時常有人在此潑灑“潲水”,丟棄餐廚垃圾,把附近環境搞得烏煙瘴氣,拉低了網紅集市的“顏值”,于是將情況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
對市民反映的情況,柳州市城中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迅速響應。2月13日上午,城中區綜合執法局市容科的執法人員前往實地了解情況,對旅游集市的衛生情況、環衛設施進行了檢查。
在與集市一路之隔的江邊綠地里,執法人員發現了一處餐廚垃圾的丟棄點。丟棄點的地面滿是黑乎乎的油污,還殘留有粉條、包裝袋等垃圾,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此外,在不遠處停車場的雨水箅子處,也有傾倒餐廚垃圾的痕跡。
在調查中,該集市管理方的一名工作人員解釋說,目前集市里共有80多家經營餐飲的攤點。其中有部分攤點是每天都會開門營業的“常駐業主”,這些攤點產生的垃圾他們請有專人負責收運;還有部分攤點是營業時間隨機的“臨時業主”。“臨時業主”不愿繳納攤位租金,也不服從集市的管理規定,不按要求處置垃圾。管理方進行過勸導,也設置了禁止隨意處置餐廚垃圾的警示牌,但收效甚微。
執法人員結合現場了解的情況,聯系了環江村委和旅游集市管理方的相關人員現場辦公,對集市的環境衛生整改提出了2項意見:首先要求集市管理方加強環境衛生的打掃和餐廚垃圾規范收運的管理;其次,由環江村委立即安排人員對河邊綠地的垃圾丟棄點進行清理,清理干凈后,原地增設專用密閉垃圾桶,方便集市攤主處置餐廚垃圾。
同時,執法人員也一一“拜訪”了集市內的業主們,向他們發放《致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的告知書》《柳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規定》等宣傳資料,并詳細講解餐廚垃圾管理規定中的相關內容,提醒攤主規范處置餐廚垃圾,以保證餐廚垃圾處置無害化、資源化。
當天下午,執法人員前往旅游集市復查發現整改已經落實,江邊綠地里的垃圾被清理干凈,并放置了4個專用的密閉垃圾桶。
(信息員:鄧湖廣 審核:張嘉婧 電話:2830695)
版權所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主辦
柳州市城中區發展和改革局承辦
網站信箱:czqgxj@126.com